法治日報-法制與新聞網訊(葛志軍 汪偉)“自從那天以后,我就像魚兒離開海洋,失去了溫暖的家鄉,眼中全是淚光……”近日,一首歌名為《眺望》的歌曲在省安徽巢湖監獄被罪犯廣泛傳唱。監獄民警介紹,歌曲打動人的不僅是優美的曲調和深刻的詞意,還有每一個囚子對身處囹圄渴望自由,感恩父母懷念故鄉,憧憬新生的共情。
歌的詞曲作者名叫阿金(化名),是該監獄一名即將刑滿釋放的罪犯,臨釋回歸還有整整100天,他自己編曲、填詞寫下了這首歌。從入監之初的文盲,到現如今獄園“音樂人”,“蝶變”背后的勵志故事成為教育改造的鮮活教材。
“這么多年我無父無母,早不想活了,請判我死刑吧!”2004年,年僅19歲的阿金因搶劫面臨法院審判,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他,在法庭上大喊著。到巢湖監獄服刑后,阿金依然不服管教,打架、抗拒改造。
“他的母親在他襁褓的時候就不在了,父親在他14歲的時候因車禍去世。自那之后他便沒人管沒人問,慢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北O獄民警們在了解到阿金的情況后深感同情,便更加關注起他的改造情況。
一次次關心和談話,監獄民警感受到他內心的迷茫和困惑,更希望走進他的內心深處,幫助他走出思想困境和人生低谷。
認罪悔罪、積極改造是重拾人生的開始,而文化改造、藝術矯治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監獄民警教育改造罪犯的“神器”,音樂更似無形之巧手解有形之死結。監獄倡導“一區一品”,恰逢監區樂隊成立,對音樂并不“感冒”的阿金,在監區民警的鼓勵與引導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了監區樂隊,成為一名“菜鳥架子手”。目不識丁的阿金逐漸迷上了音樂,仿佛也找到了活下去的意義。
“你那么喜歡音樂,有想過自己嘗試一下嗎?”“我可以嗎?可我才剛剛讀完掃盲班……”“那就慢慢學,你在這里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我們都覺得你有這個天分!”
民警的認可與鼓勵,讓阿金拿起了看似“天書”的樂譜,不懂樂理他就翻書自學,不會樂器他就向專業人員虛心請教,還報名參加了監獄開設的罪犯器樂演奏培訓班。自那之后,阿金就開始利用業余時間搞起了音樂創作,努力把刑期當學期過。
《夢想之城》《父親您好》《追夢》《告訴自己》《紅船頌》……一首又一首,阿金的靈感如雨后春筍一般噴涌而出,在歌曲創作過程中,他也逐漸找到了改造的方向和新生的信心。如今這近40首的原創歌曲,大部分都已編入監獄獄園歌曲學唱教材,有的曲目一次次在罪犯文化藝術節、主題幫教日、罪犯“春晚”“秋晚”等監獄大型文化改造活動中被傳唱,成為獄內“經典”,激勵更多的罪犯悔罪改造、向善新生。
2004到2023,服刑近20年,阿金在監獄民警的幫助下,從曾經的目不識丁到如今拿到了法律??茖W歷,從曾經的“菜鳥架子鼓手”到如今吹拉彈唱的“全能創作者”。
監獄民警說,“阿金本性不壞,如果他能有一個正常的童年,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幸,現在還不晚?!?/p>
阿金的故事只是巢湖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巢湖監獄始終堅守改造好一名罪犯、挽救一個家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初心不變,堅持攻心之本,以文化人,努力將一個個罪犯教育改造成社會守法公民。
編輯:周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