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yjatp"><strong id="yjatp"></strong></acronym>
    <pre id="yjatp"><s id="yjatp"><menu id="yjatp"></menu></s></pre>

    1. <pre id="yjatp"></pre>

    2. <acronym id="yjatp"></acronym>
      成版人免费抖音app-全世界狼友的选择快猫-蘑菇污成视频人app下载

        <acronym id="yjatp"><strong id="yjatp"></strong></acronym>
        <pre id="yjatp"><s id="yjatp"><menu id="yjatp"></menu></s></pre>

        1. <pre id="yjatp"></pre>

        2. <acronym id="yjatp"></acronym>

          “紅木帝國”坍塌記

          2023-10-25 15:51:48  來源:《法制與新聞》雜志

          只需花費1萬元即可購買價值3萬元的產品,在50周里享受每周290元的返利,投資回報率高達45%。

          看似穩賺不賠的背后,實則是深不見底的投資陷阱

          文/盧志堅  楊亞飛  丁進

          原想靠制售紅木家具發財,卻走上非法集資歧途。(繪圖 /白晨陽)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某嗅到了紅木家具市場的巨大商機。為了建立龐大的“紅木帝國”,他用一種神奇的“訂單消費模式”,在短短7個月內吸收近5000萬元資金。然而,當他按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啟動鍵時,就注定了“紅木帝國”崩塌的結局。老板劉某和他聘任的“總經理”王某等人,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均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目前判決已生效。

          “訂單消費模式”,瘋狂吸金

          2013年,劉某只是江蘇鎮江一家實木家具有限公司的小老板,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焦慮不已。正在此時,一份定制紅木家具的訂單,讓他驚喜地發現:紅木產品的利潤竟然高達幾倍甚至幾十倍!激動的劉某果斷成立鎮江同成紅木家具公司(化名),專門從事紅木家具的生產與銷售。

          公司成立后,一道難題擺在了面前:前期購買紅木原料和搭設家具生產線,需要一筆很大的啟動資金。這筆錢從哪兒來?劉某決定尋找合作伙伴,發展壯大自己的紅木事業。

          2016年2月,劉某結識了“投資講師”王某,獲知一種叫作“訂單消費模式”的吸資辦法,這是一個萬能公式,即不管賣什么產品,都讓投資者和公司簽訂一份訂單消費協議,約定投資者支付1萬元即可購買價值3萬元的產品,在20周到60周不等的周期內,公司通過生產、銷售產品獲利,每周返給投資者一定數額的收益。

          “只要返利夠高,宣傳力度夠大,不愁拉不到投資?!边@種吸資模式讓需要資金的劉某心動不已。想到紅木豐厚的利潤回報與巨大升值潛力,他沒有仔細考慮這種吸資方式是否合法,在明知沒有融資資質的情況下,仍然決定采用“訂單消費模式”籌集資金。

          劉某聘請王某為同成紅木家具公司總經理,還挖掘了具有豐富集資經驗的李某作為王某左右手。三人商定了訂單消費協議的收益辦法:投入1萬元每周返利290元,分50周發放完畢。這就意味著投資者投資1萬元能拿到0.45萬元收益,回報率高達45%。

          “高端紅木家具是不可再生資源,升值空間特別大!”“簽一份訂單消費協議,花一萬元買價值三萬元的紅木家具,公司負責生產銷售,每周按時返利,買到就是賺到!”2016年10月起,王某和李某組建團隊,在鎮江、南京、蘇州、常州、揚州等多地公開宣傳講課,大肆鼓吹紅木價值。他們還組織了各種旅游考察,帶投資者去全國各地的紅木家具館參觀展覽,謊稱是跟公司合作的生產商,讓投資者“放心”簽訂消費協議。

          極富激情的話術、實實在在的精美家具、令人心動的高額收益……一番運作下來,投資者趨之若鶩,訂單紛至沓來,劉某的鎮江同成紅木家具公司,從原本的生產、銷售紅木家具,直接走向了瘋狂集資的道路,僅蘇州地區一個月的集資金額就超過600萬元。

          “紅木帝國”,大起大落

          此時,公司吸收的投資數額遠遠高于給投資者的返利??粗诸^快速膨脹的資金,劉某的野心也跟著迅速膨脹。他相繼在鎮江、南京、常州、揚州等多地設立紅木展示館,委派負責人吸收當地資金,再將除發放利息外的資金,全部投入在福建莆田新建的紅木家具公司,由該公司從事購買紅木、制作家具的實際經營活動。

          一時間,莆田紅木公司的廠房內紅木原材料堆積如山,產出的紅木家具源源不斷運往各地紅木展示館。在劉某看來,夢想中的“紅木帝國”已然建立,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然而,到2017年5月,能夠吸收到的投資款越來越少,紅木市場也開始出現疲態,短時間內無法通過銷售紅木家具獲得更多利潤。為了資金周轉,劉某賣房賣車,并以紅木家具抵賬。但在天價返利面前,這只是杯水車薪,他開始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哄騙投資者。

          2018年9月,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分局接到秦某報案,稱自己向鎮江同成紅木家具公司打款500余萬元,用于購買紅木家具,到期后沒有收到貨物且聯系不上對方。

          公安機關最初以涉嫌合同詐騙立案,但在梳理涉案公司相關賬戶時,發現其中的大量交易明細,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利息發放流水高度相似。

          經查,秦某與劉某并無真實交易,而是假借買賣之名行投資之實,合同中所謂“貨款”其實是秦某的投資款。

          2019年4月,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劉某、王某、李某三人立案偵查。一周后,劉某投案自首,同日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后李某被抓獲歸案,王某在家人規勸下主動投案。至此,劉某建立的“紅木帝國”轟然崩塌。

          分層處理,精準辦案

          2020年9月,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檢察院受公安機關邀請,提前介入案件。

          由于該案涉及人員層級多,不同人員犯罪主觀惡性和情節均有不同,承辦檢察官吳霞結合案件情況,具體分析每個人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建議公安機關對不同層級人員區分犯罪情節,作出不同處理決定:對于非吸活動中參與時間早、程度深、作用大的人員作為主要責任人員從嚴打擊;對于非吸活動中參與程度不高、受聘參與從事支付結算等業務人員,建議從輕、減輕或不作為犯罪處理。

          2020年10月,劉某、王某和李某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移送至姑蘇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為了精準、高效辦案,吳霞與公安機關詳細梳理和篩選數據,對每名投資者每一筆投資的報案筆錄,提交的訂單協議復印件、POS單、銀行流水等進行仔細核對,主要依據銀行流水、投資訂單等客觀證據認定非吸數額,謹慎認定非吸數額以及報案人實際損失數額。

          經查,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劉某與王某、李某以鎮江同成紅木家具公司名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4800余萬元,造成實際損失1400余萬元,受害者達100多人。

          2022年9月28日,經姑蘇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姑蘇區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被告人劉某、王某、李某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不等,并處罰金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

          王某不服判決,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審理期間,王某申請撤回上訴。2023年4月18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裁定準許撤回上訴,目前一審判決已經全部生效。

          檢察官寄語

          檢察官分析說,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頻發,犯罪嫌疑人大都用虛假的投資項目或者不具有實際價值的商品,精心設下騙局,通過鼓吹高回報的方式進行傳銷式運營,吸收社會資金,以“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維持運轉,一旦資金鏈斷裂,公司負責人便立馬“跑路”。該類案件有以下幾大特征:一是高額回報、誘惑性強;二是隱蔽性強、潛伏期長;三是領域廣、犯罪高發;四是受害者眾多、損失慘重;五是資金外流、追繳困難。

          檢察官提醒,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一定要堅守初心,冷靜以對。公司經營要取財有道,合法合規經營;而投資更要謹慎,找正規公司及機構,以免上當受騙。如若上當受騙,要保存證據,立即報警,采取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法制與新聞》雜志2023年10月上期

             編輯:周潔萌